如何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与处置?

关注

很多朋友在看了我写权益法和成本法的答案的时候,都说让我赶紧写写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和处置,但是最近出差很多,经常加班,都没有时间来写,耽误了很久,先跟原来的朋友们说一声抱歉。个人认为会计当中最难学的内容有两块,一是长期股权投资及企业合并;二是涉及企业所得税的处理,理解的难度非常大。需要一遍遍的去看概念同时做题目,不断地强化练习,才会逐步加深理解。下面这篇文章我就专门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与处置分享一些自己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学习会计的同学有所帮助!

 |  5年前 举报  | 
×
line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liulanq
分享
阿凡 1082001

阿凡

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大体分成三类,从难倒易依次是:(1)、权益法和成本法相互转换,涉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尤其是还涉及留存收益的追溯调整,所以是最难理解的部分;(2)、公允价值计量和成本法相互转换,公允价值计量要比权益法好理解一些,所以相比于(1)来说要简单;(3)、公允价值计量和权益法相互转换,不涉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比较简单。下面我就从难到易依次来分析这三种转换的过程。

(1)权益法和成本法相互转换

      首先,权益法转成本法,这里就按照正常的逻辑去处理就可以,即将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成付出对价的一部分。也就是会计上把这个分成两类,一类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付出对价以账面价值计量;二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付出对价以公允价值计量。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是被投资企业在其最终控制方的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最终控制方购买被投资企业形成的商誉。在这类合并中注意有两个账面价值,一是付出对价的账面价值,付出对价的账面价值根据权益法下的记账规则进行调整;二是被投资企业在其最终控制方的报表当中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这两种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举个栗子,甲在2014年1月1日取得同一控制下的乙公司25%的股份,花了3000万大洋(假设没有交易费用,否则要把交易费用计入初始投资成本),对乙重大影响,很显然这里的长期股权投资用权益法计量,当天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1000万元(假定以公允价值相等,因为11000*25%<3000,所以初始投资成本就是3000,如果大于,则要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2014年和2015年,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500万元(注意要考虑根据乙公司购买日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净利润,两个调整,一是考虑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一致是为对成本的调整,二是内部交易的抵消对损益的调整),但是这个题目当中就不需要调整了。2016年1月1日,甲公司通过定向增发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公允价值4.5元)的方式购买同一集团内另一企业持有的乙公司40%的股权,这样,甲公司就持有了乙公司合计65%的股权,权益法计量要转换成成本法计量了。当日,乙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1500万元,没有商誉。那么甲公司会计分录的处理如下:

2014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2014年-2015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00*25%= 125

贷:投资收益 500*25%=125

2016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11500*65%=7475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00+125=3125

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350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是投资企业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的孰高值来确定,如果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高,则其为初始投资成本,差额部分体现为商誉;如果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低,则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初始投资成本,差额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

还是接着上面的例子,假设甲和乙不受同一控制方控制,2016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1500万元,其它条件相同。那么2014年1月1日以权益法记账的会计分录是一样的,差别就体现在2016年1月1日的会计分录当中,此时甲企业对乙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就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与乙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孰高值来确定。2016年1月1日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7625

贷: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3000

—损益调整  125

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500

计算商誉=7675-11500*65%=150万元。


↑收起
5年前 回复(0)
阿凡 1082001

阿凡

       其次,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一是个别财务报表上的问题,出售部分股权以前,在个别财务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原本是以成本法记账,长期股权投资表现的是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一般来说账面价值不变,只有发生减值的时候才会发生变化。对于出售的股权部分,出售所获得的现金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剩余股权部分因为转换成权益法计量,所以该部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会根据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出售之前成本法计量下的账面价值一直不变,出售以后变为权益法计量,那就要发生改变,因而对账面价值必须进行追溯调整;

在百度上看到一个好栗子,搬下来:甲、乙没有关联,均按照10%提取盈余公积。2017年1月1日,甲通过支付一项固定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库存商品取得乙公司70%的股份,固定资产原值2000万,已产生折旧800万,公允价值为1000万,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300万(初始投资成本为1200万,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公允价值1600万元,库存商品账面价值800万,公允价值为1000万,增值税税率为17%。当天资产交付给乙公司并办妥相关手续。发生相关交易费用为3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投资时有一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40万元,公允价值480万元,预计还可使用20年,净残值为零。有一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60万元,公允价值240万元,预计还可使用10年,净残值为零。


↑收起
5年前 回复(0)
阿凡 1082001

阿凡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770 (因为3770&5000*70%,此时体现的是商誉,但是个别财务报表当中不体现商誉)

累计折旧 800

营业外支出 200 (相当于处置了固定资产,体现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 2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2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投资收益 300 (相当于处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体现投资收益)

主营业务收入 1000(相当于销售了存货,要计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也是一种支出,只要是付出对价,都需要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相当于出售了存货)

贷:库存商品 8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相当于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计入投资收益)

贷:投资收益 100

借:管理费用 30 (注意成本法下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权益法下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30

2017年12月31日,乙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为1800万元;2018年2月3日,乙公司股东大会宣布发放现金股利1000万元,2018年乙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

2017年和2018年尽管乙公司产生利润,但是成本法计量下,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不变,所有者权益增加不作会计分录。 只有2018年2月3日甲公司作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股利 1000*70%=700

贷:投资收益 700

2019年7月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乙公司35%的股份出售,取得价款2500万元,2019年上半年乙公司产生净利润500万元,甲公司对乙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变更为采用权益法计量。

对于出售的35%的股权:

借:银行存款 2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770/2=1885

投资收益 615

对于剩下的35%的股权,因为要采用权益法计量了,所以只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甲公司对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需要发生改变,因此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1)、追溯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因为3770*50%=1885&5000*70%*50%=1750,差额部分体现为商誉,所以初始投资成本不需要进行调整。

(2)、追溯调整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017年,调整净利润=1800-(480-240)/20-(240-160)/10=1780,甲公司2017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780*35%=623;2018年,调整净利润=1500-240/20-80/10=1480,甲公司2018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480*35%=518;因为2018年2月3日,乙公司宣布发放现金股利1000万元,分给甲公司的是1000*70%=700万元,这部分现金分红在成本法下体现为投资收益,在权益法下是要减少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因为分红导致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了),在此时,应该将成本法下体现的投资收益在转换时扣除掉。

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应该追溯调整的留存收益=623+518-700/2=791。

借:长期股权投资 791

贷:留存收益 79.1

未分配利润 711.9

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1日,因为是当年发生,所以不用追溯调整,直接计入当年的投资收益就好。调整净利润=500-240/20/2-160/10/2=486。

借:长期股权投资 486*35%=170.1

贷:投资收益 486*35%=170.1

2019年7月1日,甲对乙持有的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885+791+170.1=2846.1



↑收起
5年前 回复(0)
阿凡 1082001

阿凡

      二是合并财务报表上的问题。这一部分非常难以理解。不理解的同学要先跳过去看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根据2006年会计准则的调整,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编制企业合并报表时,要先将成本法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用权益法进行调整,这样做一是为了将母公司账上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相互抵消(因为如果是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变,而权益法下则随着被投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二是这样抵消的同时可以在报表上体现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化。

在这里,我们直接理解为先将全部的长期股权投资出售,获得的对价是银行存款+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已经将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了,合并报表上体现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以购买日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那么合并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以其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假设是将全部长期股权投资出售掉,那么原来计入的其他综合收益就也要转到投资收益中来。

以度娘上找的栗子来说明:20×7年1月1日,甲花了600大洋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有商誉100万元。20×7年1月1日至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50万元,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升值25万元。20×9年1月8日,甲公司转让乙公司60%的股权,收取现金480万元存入银行,转让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20×9年1月8日,即甲公司丧失对乙公司的控制权日,乙公司剩余4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20万元。假定甲、乙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均为10%。假定乙公司未分配现金股利,并不考虑其他因素。

先看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4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 600(6 00×60%)

投资收益    120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贷:盈余公积  2(50×40%×10%)

未分配利润   18(500 000×40%×90%)

其他综合收益   10(25×40%)

再看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根据公式,合并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以其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80+320-(500+100+50+25)+25=150万元。

在个别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该分三步来编制,

第一步是调整剩余部分股权至公允价值,个别财务报表上剩余部分股权只是调整到了以权益法追溯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是合并财务报表下,该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因而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即:

借:长期股权投资  32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70 (600*40%+30)

投资收益      50


↑收起
5年前 回复(0)
阿凡 1082001

阿凡

第二步是调整个别财务报表部分处置收益的归属期间。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处置部分的股权收益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从成本法下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与经过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二是出售获得的对价与经过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也就是说,在个别财务报表处理中,出售部分股权获得120万的收益当中包含了两部分,一是45万((50+25)*60%,即经过权益法调整带来的收益),二是75万(即(120-45),处置带来的投资收益)。对于经权益法调整带来的收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早就计入了投资收益,在出售部分股权时,这部分投资收益已经变成了留存收益了,已经不是处置带来的投资收益,真正由处置带来的投资收益只有75万元,因此计入留存收益的这一部分必须调整。

借:投资收益 45

贷:盈余公积  3(50*60%*10%)

未分配利润  27 (50*60%*90%)

其他综合收益   15 (25*60%)

第三步是将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换成投资收益,即:

借:其他综合收益  25

贷:投资收益  25


(2)公允价值计量和成本法相互转换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的计量与(1)中权益法的计量转换为成本法的计量大体相同,只要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当成付出对价的一部分就可以,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下注意两个账面价值的比较,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下注意两个公允价值的比较,差额要么计入商誉,要么计入营业外收入,就可以了。这里参考我之前写的答案我本人间一浪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到底如何区别?就可以。

     其次,成本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假设甲持有乙60%的股份,该笔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2016年1月1日,甲出售乙50%的股份,获得6000万元银行存款,使得其持股比例变更为10%,剩余股权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00 (转换日出售部分股权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         1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0 (转换日剩余股权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        200

(3)公允价值计量和权益法相互转换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这里将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作为得到长期股权投资的付出对价来理解就可以了。这里参考我之前写的答案我本人间一浪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到底如何区别?就可以。一定要注意权益法下两个条件反射,一是调整初始投资成本,交易费用要考虑计入初始投资成本;二是根据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第二个条件反射当中,要注意调整净利润的处理,因为被投资企业计算净利润的时候是以资产的账面价值来计算的,但是在投资企业来看,都是以公允价值计算的,所以要注意调整成本进而计算调整净利润。另外一个就是要计算内部交易,这个以后再写文章继续说。

      其次,权益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假设甲持有乙30%的股份,以权益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另外因为被投资企业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使得甲记录了1000万元的其他综合收益和1000万元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16年1月1日,甲出售乙15%的股权,获得5500万元的银行存款,剩余乙15%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5000  (转换日出售部分股权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       500

借:其他综合收益     1000

贷:投资收益     1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0

贷:投资收益     1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500 (转换日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00    (转换日剩余股权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        500


↑收起
5年前 回复(0)
已无更多回答~
所属话题
“股权众筹”解密

浏览 123717 | 提问 92

1人关注了该问题
欢迎登录知投 立即注册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知投送你